VITAE 為牠 化石擺臺 霸王龍、小盜龍、振元龍 恐龍化石擺件
比例: - | 截單日期: 2019年1月22日 | 參考售價:128/198元
|
立即訂購>> |
全高: - | 預計到貨: 2019年3月 |
VITAE為牠工作室再次攜手古生物復原畫家張宗達,推出三款化石模型,分別是霸王龍、小盜龍和振元龍,在忠于科學客觀的考古和生物證據基礎上,將遠古生靈的模樣重現在大家眼前。
產品尺寸:
– 霸王龍 長37CM *寬*27CM *厚3CM
– 小盜龍 長32cm *寬*24cm *厚3cm
– 振元龍 長32cm *寬*24cm *厚3cm
產品材質:PU樹脂材質
出貨時間:2019年1季度
霸王龍:
霸王龍屬于暴龍科,身長估計12.3米,臀部高約3.6米,體重約5.4噸至8噸咬。合力將近6公噸。霸王龍生存于白堊紀末期,是見證恐龍時代結束的最后一批恐龍。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國,加拿大西部,當時北美洲西部是個獨立的拉臘米迪亞大陸。
目前已知最大型的霸王龍頭顱骨長達1.52米,頭顱骨后方寬廣,口鼻部狹窄,眼睛朝向前方,使雙眼的視覺重疊區比較大,可以看到更廣的立體影像。
長久以來,人們認為霸王龍前肢只有兩指,但近年發現有額外的小型掌骨,可能代表已退化的第三指。霸王龍的尾巴大且重,包含超過40個尾椎骨,長度約與身體相當,與頭部和身體保持平衡。它們身體的許多骨頭是中空的,這可以減輕身體的重量,同時維持了骨頭的強度。
超過一半的霸王龍標本在達到性成熟的六年內死亡,這生長模式也存在于其他暴龍類,以及某些現代鳥類與哺乳類。這些動物的特征是嬰兒死亡率高,而未成年個體的死亡率低。這也符合未成年霸王龍化石較少被發現的現象,這個年齡層的霸王龍不會大量死亡,而繁殖壓力是性成熟后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,科學家形容它們的一成年便繁殖然后很快就死去,一生都危險而短暫。
小盜龍:
小盜龍是擁有前肢與后肢兩對翼的小型馳龍類,發現于中國遼寧省白堊紀早期九佛堂組的地層。如同始祖鳥,小盜龍的發現證實恐龍與鳥類之間有緊密的演化關系。
小盜龍目前有三個有效物種,分別為趙氏小盜龍(M. zhaoianus)、顧氏小盜龍(M. gui)以及漢卿小盜龍(M. hanqingi)
小盜龍像始祖鳥一樣,四肢與尾巴擁有長正羽,前肢的主要飛羽(手部)與次要飛羽(手臂)如同現代鳥類翅膀分布。長羽毛是真正的飛羽,手臂、后肢、以及尾巴羽毛都是非對稱,具備氣動功能。科學家假設小盜龍是滑翔動物甚至有飛行能力,并可能棲息于樹上,因為它們腳部的羽毛可能會妨礙它們在地面上生活。
振元龍:
孫氏振元龍是體型較大,前肢較短而長有長羽毛的馳龍類,發現于遼寧省早白堊紀義縣組的地層,被完整保留在火山巖中。
在馳龍類恐龍中,與振元龍大小相近的是天宇盜龍,但身形略小。缺少部分尾巴的模式標本為122厘米,推測完整長度165厘米,把尾羽長度考慮在內推測成年達2米。
振元龍前肢短且覆蓋滿羽毛,比例短小的前肢支撐了較大的羽毛翅膀,但研究人員尚不清楚振元龍長滿羽毛的翅膀是否具有飛行能力。
轉載請注明源自拆盒網(拆盒網-潮流玩具新媒體)并附帶原文鏈接:VITAE 為牠 化石擺臺 霸王龍、小盜龍、振元龍 恐龍化石擺件
網站:www.ywufida.com | 微博:@拆盒網 | 微信公眾號:拆盒 | 官方QQ群:658490394